內容簡介
所謂人的存在
就是不如意。
三島由紀夫「豐饒之海」系列三部曲──
最引人爭議、最驚人、最後的文學綻放
晚霞是迅速的,帶有飛翔的性質。
晚霞往往是這個世界的翅膀啊。就像只在為採蜜而振翅時才閃現出虹彩的蜂翼一樣,
世界閃現出它飛翔的可能性,晚霞之下的物象全都在陶醉和恍惚之中飛來飛去……
而後墜地死亡。
本多繁邦,四十七歲。
轉行擔任律師之後,本多接下了前往泰國曼谷的出差——表面上是解決某會社的海外法律糾紛,私底下,本多則希望能順道拜晤年輕時結識的兩位暹羅王子。
儘管沒見到兩位王子,卻確實見到了松枝清顯和飯沼勛的轉生:時年僅七歲的月光公主。
天真爛漫的月光公主吐出驚人言論,表示自己前世是日本人,並熟知本多和清顯、勛極私人的事情,令本多驚訝不已;而後轉往佛教的聖地印度,旅行加爾各答、貝納勒斯等地之後,輪迴轉世的思想再次深深敲擊本多的心……
十年後。
十八歲的月光公主到日本留學。當時本多早已因打贏了一件纏訟多年的官司、得到一筆土地,加上理財得當,已成為無須為生活操煩的、事業有成的男人,和妻子梨枝則依舊膝下猶虛。本多將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交由幾位年輕人打理,在山中的土地建了一棟自己的別墅,並與鄰居慶子結為莫逆,他即將邀請月光公主來作客,同時將在戰後意外得到、兩名暹羅王子遺失在日本的綠寶石戒指,物歸原主。
但轉生為女性的清顯與勛,此生的慾望以及熱情,似乎另有投向,而始終關心著清顯與勛轉生的本多,甚至對月光公主生出了不可自拔的某種感情。在設有窺視孔的客房裡,他終於發現月光公主的證明與祕密……
「豐饒之海」是三島由紀夫的壓軸之卷,是他赴死(一九七○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,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部東部方面總督部切腹自殺)的當天早上才完成的悲劇巨著,並且兩年前,三島就不斷對友人表白考慮死的問題,並聲明「豐饒之海」四部曲的完成就是他人生的完成。「豐饒之海」四部曲可說反映了三島美學思想和全部創作的基本特色,把自我世界所存在的事物及思想全部溶入這部作品,體大思精,文思浩蕩。
三島自述「豐饒之海」是以唯識論的哲學為基礎,以王朝文學的《濱松中納言物語》為參照系,以夢與輪迴轉世作為基調創作的。從主角在各卷中輪迴轉生開始,各講述一種人生,形成背景與故事完全獨立的四部小說。第一部《春雪》是古典式的戀愛小說,描寫大正元年(1912年)的貴族社會,第二部《奔馬》是英雄式的行動小說,描寫昭和六至七年(1931-2年)的國家主義運動,第三部《曉寺》是有異國情調色彩的心理小說,第四部《天人五衰》則是取材於在時間流逝的某一點上、事象的追跡小說。
◎由設計名家林小乙裝幀設計,採布面精裝,製程繁複,從印刷到裝訂,皆為多道手工程序,封面採用了日本進口的高級織布,裝裱於硬殼上,手感,美觀兼具。
其次以日文融合漢字,重新構成。依據不同字體,以機器手工交替的方式刺繡於封面之上,並以手動調整車線來呈現出文字筆畫的節理,與布面的紋路融合為一,高度展現職人工藝精神,值得典藏。
作者簡介
譯者介紹劉光宇
一九四五年生,北京大學日本語言文學碩士、文學翻譯家。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授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曾任日本關西大學客座教授。主要譯著有大江健三郎《廣島札記》、川端康成《少女開眼》(校譯)、電影劇本《吹口哨的寅太郎》等。
自序/導讀
圓其說地說服自己收養年輕俊美的阿透,完成的是對於「光潔的皮膚、豐厚的黑髮,還是夢幻般的眼神」的追求——這又回到了王朝文學的老路,光源氏收養孤女,給她最好的教育,作為早逝情人的再生。
然而對方怎麼想呢?《源氏物語》的紫之上知道自己是替身後悲痛欲絕,月光公主、乃至於承繼了本多姓氏的阿透,如果他們真的是本多找尋松枝清顯再生的意志結晶,那麼擁有與清顯、本多同樣強度的意志,應該也是他們之所以合格的條件。人造物,有沒有可能背叛、甚至反噬創造者呢?這似乎連結上當代對於AI的質疑,其實也是三島由紀夫文學的終極謎題——那強大的意志,究竟通往哪裡?阿透意圖自殺,來向本多證明自己是命運所擇之人,這行動本身就蘊含著荒謬,更荒謬的是他沒有成功。本多創造了不純粹、不完美的阿透,是他真正的繼承者。
回想起川端康成的警語:「以真花精髓編織而成的纖弱人造花」。當仿真的技藝直逼造物,真與假、縱橫世界的明星與書齋裏伏案的筆耕者、用花心精髓織成的人造花,天使羽翼在炎天照耀下融化。三島由紀夫將精雕細琢的文學寶塔,獻上玻璃花瓣堆疊而成的祭壇,一併附贈作家本人開腸破肚的生命。「《春之雪》,和魂。《奔馬》,荒魂。《曉寺》,奇魂。」他繫上頭巾、緩緩唸出文學為咒語,以為能把自衛隊轉為神兵,卻不知,解碼程式已然失效。祭壇之後始終沒有傳來神諭,神如恆河般沉默。這是電視媒體使大眾成神的一九七○年代、網民飛翔馳騁於網路天際的廿一世紀了,祭壇下如果有回聲,也只是爭睹大作家敗德、大明星色相腐壞的蜂擁群眾。